
富血小板血漿(PRP)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的機制及最新臨床證據(jù)的回顧
- 分類:熊貓課堂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1 14:41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PRP 應用:富血小板血漿(PRP)是一種從離心全血中提取的自體產物,因含有濃縮的血小板和生物活性生長因子,能調節(jié)炎癥、促進組織修復等,在肌肉骨骼疾病的再生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,被用于 KOA 治療,但由于制備方案和結局指標的變異性,其臨床價值存在爭議。
富血小板血漿(PRP)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的機制及最新臨床證據(jù)的回顧
【概要描述】PRP 應用:富血小板血漿(PRP)是一種從離心全血中提取的自體產物,因含有濃縮的血小板和生物活性生長因子,能調節(jié)炎癥、促進組織修復等,在肌肉骨骼疾病的再生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,被用于 KOA 治療,但由于制備方案和結局指標的變異性,其臨床價值存在爭議。
- 分類:熊貓課堂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21 14:41
- 訪問量:
一、研究背景
膝骨關節(jié)炎(KOA):是一種高發(fā)且致殘的關節(jié)疾病,會導致關節(jié)軟骨進行性退化、軟骨下骨重塑和低度炎癥,給全球公共衛(wèi)生系統(tǒng)帶來沉重負擔,且由于人口老齡化和肥胖,其發(fā)病率預計會上升。
PRP 應用:富血小板血漿(PRP)是一種從離心全血中提取的自體產物,因含有濃縮的血小板和生物活性生長因子,能調節(jié)炎癥、促進組織修復等,在肌肉骨骼疾病的再生治療中受到廣泛關注,被用于 KOA 治療,但由于制備方案和結局指標的變異性,其臨床價值存在爭議。
二、研究方法
研究范圍:涵蓋 2013 年 1 月至 2025 年 3 月發(fā)表的臨床 trial、基礎科學論文和專家共識研究,通過 5 個主要數(shù)據(jù)庫檢索,最終篩選出 40 項高優(yōu)先級研究,包括 24 項隨機對照試驗、10 項系統(tǒng)綜述和 6 項薈萃分析,涉及 25,144 名參與者(32 項研究報告樣本量)。
納入與排除標準
納入:成人有癥狀 KOA、關節(jié)內 PRP 注射治療、對比安慰劑等、評估疼痛緩解等結局、研究類型為 RCT 等。
排除:非英文出版物、動物 / 體外研究、缺乏特定 PRP 方案或對照組、隨訪期少于 6 個月等。
三、研究結果
治療效果
時間 | PRP vs HA | PRP vs 安慰劑 |
---|---|---|
3 個月 |
PRP 在 IKDC 評分等方面更優(yōu),WMD=-0.25(95% CI:-0.40 至 - 0.10,p=0.0009) |
部分研究顯示優(yōu)勢,整體不明確 |
6 個月 |
PRP 在 VAS 等方面更優(yōu),MD=-14.18(95% CI:-26.12 至 - 2.23,p=0.02) |
部分研究顯示優(yōu)勢,后期差異縮小 |
12 個月 |
PRP 在 WOMAC 功能等方面更優(yōu),WMD=-0.64(95% CI:-0.79 至 - 0.49,p<0.00001) |
部分高質量試驗顯示無顯著差異 |
PRP治療效果
結果測量 |
3 個月 |
6 個月 |
12 個月 |
減輕疼痛(VAS/WOMAC 疼痛) |
與 HA/類固醇相比,大多數(shù) RCT 有顯著改善;一些與安慰劑 |
在大多數(shù)研究中持續(xù)獲益,尤其是 LP-PRP 與 HA |
結果喜憂參半;一些 RCT 顯示與安慰劑相當 |
功能改進(WOMAC/IKDC) |
早期至中度 KOA 的持續(xù)改善 |
功能增益在 KL I-II 中持續(xù)存在;KL III 混合 |
在中度至重度 OA (KL III-IV) 中的遞減效應 |
結構效應(基于成像) |
通常不會檢測到結構變化 |
無明顯的疾病緩解作用 |
未觀察到影像學進展延遲 |
不良事件 |
極少,多為局部和輕度(例如,注射部位疼痛) |
沒有新的安全信號 |
大多數(shù)研究報告了安全的長期概況 |
PRP 配方影響:貧白細胞 PRP(LP-PRP) 比富白細胞 PRP(LR-PRP)效果更一致,且不良反應更少。
PRP 類型影響:貧白細胞 PRP(LP-PRP) 比富白細胞 PRP(LR-PRP)效果更一致,且不良反應更少;外源性活化的 PRP 可能比非活化的效果更好,但數(shù)據(jù)不確定。
安全性:不良反應多為輕微、短暫且局部的,如注射后疼痛 flare-ups、腫脹等,嚴重并發(fā)癥如感染罕見,LP-PRP 不良反應少于 LR-PRP。
作用機制:富血小板血漿(PRP)作為一種創(chuàng)新的生物治療方法,在骨關節(jié)炎(OA)治療中展現(xiàn)出獨特優(yōu)勢。其治療機制主要基于血小板釋放的高濃度生長因子和生物活性分子,包括轉化生長因子-β(TGF-β)、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(PDGF)、胰島素樣生長因子-1(IGF-1)等。這些因子通過多重途徑發(fā)揮作用:首先,它們能刺激軟骨細胞的合成代謝活性,促進軟骨基質合成;其次,增強滑膜細胞功能,提高關節(jié)潤滑效果;第三,抑制分解代謝介質如基質金屬蛋白酶(MMP)的活性,從而保護軟骨免受降解。
在分子水平上,PRP能有效調節(jié)關節(jié)微環(huán)境中的炎癥平衡。研究表明,PRP可以逆轉白細胞介素-1β(IL-1β)誘導的炎癥反應,通過下調T-box轉錄因子3(TBX3)來抑制NLRP3/caspase-1炎性小體通路激活,降低MMP-13水平,保護軟骨細胞免受炎癥損傷。同時,PRP還能減少滑膜炎癥,延緩軟骨退化進程。其作用機制還包括抑制促炎因子(如IL-1β和TNF-α)的釋放,增強抗炎信號傳導,并通過降低神經(jīng)肽(如P物質)水平來緩解疼痛。
臨床研究顯示,PRP注射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(KOA)具有顯著的短期和長期療效。患者在接受單次PRP注射后,疼痛癥狀明顯減輕,膝關節(jié)功能改善,相關研究PRP可持續(xù)長達4年。雖然4年隨訪時療效較8周時略有下降,但仍顯著優(yōu)于治療前水平。PRP治療的優(yōu)勢在于其自體來源的安全性、微創(chuàng)性和相對較低的成本。然而,當前研究仍存在樣本量小、缺乏對照組的局限性,未來需要更多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來進一步驗證其療效,并優(yōu)化PRP制備標準,以實現(xiàn)更穩(wěn)定的治療效果。
臨床療效對比
PRP vs HA:多數(shù)研究顯示 PRP 在 6-12 個月的疼痛和功能改善上更優(yōu),且效果更持久。
PRP vs 皮質類固醇:皮質類固醇短期止痛效果好,但 PRP 在 2-3 個月后效果更優(yōu)且持久,且無軟骨損傷風險。
PRP vs 其他生物制劑(如 BMAC):效果相似,但 PRP 制備更簡單、成本更低。
指南建議:主要學會指南態(tài)度謹慎或不確定,如美國風濕病學會不推薦,歐洲部分學會支持用于早中期 KOA 等。
組織 |
年 |
PRP 建議 |
確定性/評論 |
ACR/AF |
2019 |
不推薦 |
證據(jù)有限且可變性高 |
OARSI |
2019 |
不確定性 |
異質性研究和偏倚風險 |
NICE(英國) |
2019 |
僅限特殊安排 |
需要治理和同意 |
GRIP |
2020 |
推薦作為二線治療 |
其他治療失敗后謹慎使用 |
VA/DoD |
2020 |
不推薦 |
使用證據(jù)不足 |
AAOS |
2021 |
定論 |
缺乏標準化協(xié)議 |
AOSSM |
2022 |
有前途的選擇 |
對KL I-II 的活動性患者有用 |
ESSKA-ORBIT |
2024 |
推薦(早期OA) |
首選LP-PRP;1-3 次注射 |
ESSKA-ICRS |
2024 |
推薦(失敗后保守) |
適合KL 0-3,≤80 歲;不是一線治療或 KL 4 |
isakos |
2025 |
觀測數(shù)據(jù) |
PRP 對老年患者、男性、KL IV 和對線不良效果較差 |
五、結論與展望
結論:PRP 是早中期 KOA 有前景、安全且耐受性好的治療選擇,但在制備方案、患者選擇標準和結局報告等方面缺乏標準化。
展望:未來研究需優(yōu)先標準化 PRP 制備和結局測量,開展大型多中心 RCT,明確長期效益和成本效益等。
關鍵問題
PRP 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的效果在不同疾病嚴重程度患者中是否存在差異?
答案:PRP 對輕中度 KOA(Kellgren-Lawrence 分級 I-III)患者的疼痛緩解和功能改善效果更顯著,部分研究顯示在年輕、軟骨退化較少的患者中效果更佳。但對于晚期 KOA(如分級 IV)患者,獲益有限,且目前關于疾病嚴重程度與治療效果的關系尚未有完全一致的結論。
與透明質酸和皮質類固醇相比,PRP 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的安全性如何?
答案:PRP 治療 KOA 的安全性較好,不良反應多為輕微、短暫的局部反應,如注射后疼痛、腫脹等,且貧白細胞 PRP(LP-PRP)的不良反應少于富白細胞 PRP(LR-PRP)。與透明質酸相比,PRP 的不良反應發(fā)生率在部分研究中稍高,但均為輕微事件;與皮質類固醇相比,PRP 無軟骨損傷等長期風險,安全性更有優(yōu)勢。
PRP 治療膝骨關節(jié)炎存在的主要爭議和未來研究方向是什么?
答案:主要爭議在于 PRP 制備方案、注射方案等的異質性導致研究結果可比性差,以及長期獲益的不一致性,部分安慰劑對照試驗顯示 12 個月后與生理鹽水無顯著差異。未來研究應優(yōu)先標準化 PRP 制備協(xié)議(如血小板 / 白細胞濃度、活化方法)、患者選擇標準和結局報告方式,開展大型多中心隨機試驗以明確長期效益、成本效益,并探索與其他療法的聯(lián)合應用效果。